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
1. 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始终秉承“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育人理念,紧密对接“数字福建”发展战略与人工智能时代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2024年9月,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原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合并重组,形成“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现阶段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科学与技术(闽台合作项目)两个本科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以及面向全校60余个非计算机类专业开展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工作。
2. 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专任教师34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20人,其中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2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 2人,校“金山学者”领军教学人才2人。
3. 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是福建省最早创办计算机本科专业之一,从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获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与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建立“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5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历经28年创新发展,于2021年跻身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40%(全国农林院校计算机类第2名),形成“工科为核、农林赋能”的特色优势。以“扎根数字福建、服务智慧农林”为办学使命,构建“基础理论-前沿技术-项目实战”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智能软件开发双核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5%,25%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累计斩获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00余项,就业方向覆盖IT企业研发、科研机构技术攻关等领域。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闽台合作项目)
本专业为福建农林大学与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项目,从2024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发挥闽台两地的教育优势和教育特长,吸收台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采用“4+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项目学生仅在我校注册学籍,四年均在我校培养,引进台湾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选派资深教师入校与我校优秀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学生毕业获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4. 通识教育
立足于学校多学科数字赋能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构建了跨学科数字素养通识教育体系,面向农学、林学、经管等全校60余个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大数据导论”“智慧农林导论”“Python程序设计”等7门核心通识课程,年均覆盖学生超1万人次。以“技术赋能学科、数据驱动创新”为理念,打造“新形态教材+MOOC课程+智能实验平台”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积极探索符合通识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授课方式,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教改项目10余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推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助力学校多学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源于1993年福建林学院的计算中心,1996年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8年起进行生物信息学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1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20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于第36%。重点围绕服务“数字福建十四五专项规划”及数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植物保护、园艺学、生态学、林学等农林学科特色和数据优势,交叉融合,以提升农林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目标,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引育并举,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三个稳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机器学习与智能计算、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2020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
图1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图
人才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7年首批招生,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累计47人(截止2022年6月),研究生规模从9人(2017年)增加到68人(2022年6月),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42篇;1位毕业生获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12位毕业生获校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9位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3位毕业生分别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2022年毕业生取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公立常春藤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的博士入学资格。
师资水平: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8人;正高9人、副高21人,共占比49.1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5人。近5年来,导师主持省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达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累计科研经费2581万元;导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9篇,EI收录论文35篇;获得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
图2 福建农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科技周“数字赋能,智慧农林”学术论坛
图3 2019年学院承办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