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团队概况
生物统计与数据科学团队依托于校“统计及应用研究所”科研平台,主要由9位学术骨干组成,团队成员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3人和讲师3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本团队成员具有数学、统计、计算机与生物等背景,团队在生物统计学和数据科学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农林业、医学等领域. 近年来,团队在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团队在研主持或完成国家基金项目6项,在研主持或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70余篇。本团队以科学求真为宗旨,以我校科研和教学为根基,致力于推动我校智慧农林相关学科发展,促进数据科学与生物技术的交叉融合。
2. 研究领域
生物数据分析与挖掘:将统计方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应用于遗传数据分析,开展动植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选择方法研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围绕智慧育种开展一些相关理论研究。
疾病动力学与数据数值推演:主要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传染病动力学研究和疾病的预防控制,旨在合力大数据和传统动力学来探究疾病的传播和控制问题,并在数值算法辅助下使研究成果更贴近现实和更具参考价值,服务于生命科学和健康。
数据科学数学基础:主要开展泛函分析算子谱理论、复分析亚纯函数唯一性理论、函数逼近的收敛理论等研究,并探索这些理论在高维数据稀疏逼近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与机器学习的应用研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致力于农作物(如水稻、茄子等)表型检测以及应用系统的开发。
3. 团队成员
(1)温永仙,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生物数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生物统计、统计基因组学、数理统计应用。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访学。目前主持或完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或完成主持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在《BMC Genomics》、《Ecology and Evolutio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Frontiers in Genetics》、《Genes》、《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Journal of Heredit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GWAS理论方法研究、QTL定位理论方法研究、生物数学方向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曾获第八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邮箱:Wen9681@sina.com。
(2)曾清平,男,博士,教授。入选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青年学术新秀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获福建农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1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12月到美国孟菲斯大学数学系学术访问一年。主要从事泛函分析算子理论和空间理论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和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Studia Mathematica》、《Mathematische Nachrichten》、《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Banac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30多篇被SCI收录。《Mathematische Nachrichten》、《Linear and Multilinear Algebra》、《Filomat》和《数学物理学报》等期刊审稿人。邮箱:zqpping2003@163.com。
(3) 陈永雪,女,理学硕士、教授。福建省生物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传染病动力学和数据数值等方面的研究,2010.2-2010.7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学习,2019.9-2020.8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Mathematics 》、《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和《生物数学学报》等国外SCI收录期刊和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分别获福建省第十三届、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和“两岸女科学家跨学科交流”课题论文二等奖。邮箱:chenyongxue@fafu.edu.cn。
(4)吴爱迪,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201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复变函数值分布理论研究、统计方法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教改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邮箱:wadlrr@163.com。
(5)刘蓉,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美国范德堡大学数学系结构逼近中心访问学者。目前研究着力以下方面:1、函数逼近与插值的理论与概率测度的交叉结合;2、模型平均与机器学习交叉融合及其它应用统计分析。近年,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Acta Mathematica Hungarica》、《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of Solids》等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数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及校级创新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学生培养上,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及各类国内、国际建模大赛获多项国家级及省级奖项。邮箱:liurong@fafu.edu.cn。
(6) 占青义,男,副教授,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N0.181606)。主要从事面向随机微分方程的高性能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2016.07-08:华中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19.10-2020.11美国伊利洛伊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先后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Physica Scripta》、《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Nonlinear Analysis》等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7篇,专著《Dynamical Systems-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1篇。《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编委,《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Chaos,Solitons and Factals》等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邮箱:zhan2017@fafu.edu.cn。
(7)郑珂晖,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生物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方向专业委员,BMC plant,BMC genomics审稿人。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2019-2024年多次被选任为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安溪县科技特派员。指导学生获2023、202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福建赛区三等奖各2项、网络挑战赛特等奖5项、校thorCup挑战赛一等奖6项。指导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校级3项。邮箱:zhkehui@fafu.edu.cn。
(8) 张慾,女,硕士,讲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教学与应用。主持建设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一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门,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获得全国首届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福建赛区特等奖1项、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邮箱:ruonie@126.com。
(9)朱均燕,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作物表现分析与图像处理。主持省教育厅青年教师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承担课程有:《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邮箱:f_fiona@126.com。
4. 团队文化与合作交流
(1)团队文化:秉持“严谨、求新、协同、担当”的团队文化,鼓励成员在科学中追求卓越,在协作中实现突破,以责任驱动真实影响力。
(2)合作交流:我们已与国内外众多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构筑了稳固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携手推进的前沿科研项目,持续拓宽团队的学术视野边界,并显著提升了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激发学术活力,我们定期邀请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莅临本团队进行专题讲座,同时精心组织学术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思想激荡与智慧交融的高端平台,促进学术见解的深入交流与碰撞,共同推动科研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欢迎对生物统计与数据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共同探索未来科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