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团队
发布时间 :2025-03-19 信息员: 浏览次数:177

1、团队概况

本团队聚焦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凝练团队研究方向,逐步优化师资队伍,形成了智能网络体系架构、多媒体与人工智能安全、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网络系统安全为特色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团队目前共有科研人员14名,汇聚了来自网络通信、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才,其中包含教授3人,副教授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福建省“百人计划”人才1名,获得博士学位11人。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或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或软著50余项。团队通过跨学科深度融合,已经在软件定义网络、5G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密码学、区块链、多媒体安全、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领域形交叉融合,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2、研究领域

1)智能网络体系架构:该研究方向主要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架构,研究网络流量预测、调度和优化的智能算法,动态调整虚拟网络节点和路由路径,避免网络拥塞,提高网络利用效率,并满足异构网络场景下用户对不同网络服务质量(如带宽、延迟、抖动)的需求。

2)多媒体与人工智能安全:该方向主要以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研究如何保护多媒体信息(如音频、视频、图像等),确保这些信息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破坏或泄露。同时研究人工智能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其被攻击或恶意利用而出现错误或异常行为。

3)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该方向主要聚焦在以5G/6G网络通信为核心的技术领域,研究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网络通信系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具体包括确定性网络、网络切片、智能物联网关、毫米波通信、智能网络编码、水声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方面。

4)网络系统安全该方向主要聚焦异构网络设备系统安全领域,如物联网终端、5G通信模块、路由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节点,研究如果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加密等技术,解决设备接入控制、路由信息保护、数据传输加密、DDoS攻击检测与缓解等问题,保障异构网络设备的安全互联。

 

3、团队成员简介

冯德旺:男,1968年生,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从事嵌入式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及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任职以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主持了多项横向项目,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近几年来在《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Applied Sciences》、《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煤炭学报》、《计量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联系邮箱: fdw87@fafu.edu.cn

李景虎:男,197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省“百人计划”人才。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等,以第一发明人授权10项美国发明专利、38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SCI学术论文29篇,获得福建省及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系邮箱:jhlee@eochip.com

陈淑武:男,1976年生,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福建农林大学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物联网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曾主持工信部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示范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科技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多项,申请发明专利数十项,参编国家标准2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A类)、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厦门市高层次人才(A类)等人才计划。

联系邮箱:chenshuwu@fafu.edu.cn

舒兆港: , 1981年生,工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定义网络与网络功能虚拟化、机器学习与智能化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切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是多个网络通信领域学术期刊的审稿人200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工作,任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201810月至201910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芬兰Aalto University的网络通信系MOSAIC实验室进行一年的访问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高校云计算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横向项目5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10多篇,他引1000多次,其中1SCI期刊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申请授权16项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主编1部计算机网络创新实验教材

联系邮箱: zgshu@fafu.edu.cn


柳晓龙:男,198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与人工智能安全、区块链。2011年厦门大学本科毕业,2016年台湾交通大学资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毕业,获工学博士。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多篇,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曾获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优秀论文、台湾网络智能协会最佳博士论文奖等荣誉。

联系邮箱:  xlliu@fafu.edu.cn

纪祥敏:男,1971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福建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计算机学会理事、360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委员会”特聘专家。研究领域为网络空间安全、云安全、可信计算、大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安全。近年来,主持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在《计算机学报》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十余篇。承担《信息安全》等课程教学,获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担任网络攻防教练指导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等国家级网络安全竞赛中屡获佳绩,曾获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联系邮箱:jixm168@126.com

冯春晖1985年生,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2010年获武汉大学图像传播工程硕士学位,2015年获武汉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深度合成图像及视频分析、人工智安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3项。在多媒体安全顶级期刊及会议《IEEE CSVT》及《ACM IHMMSEC》发表论文2篇,在《MTAP》、《通信学报》、《IEEE Acces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联系邮箱: fengchunhui@fafu.edu.cn

陈建章男,1983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201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福建农林大学任教。迄今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5篇左右,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中国科学》、《电子学报》等权威期刊引用,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等多个权威期刊或会议的审稿人。目前已主持3项省部级项目,并作为主研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学生获得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二等奖,且推荐多名学生进入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主要讲授《安全协议分析》、《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Python语言及其应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课程。

联系邮箱jzchen@fafu.edu.cn

吴先章: 男,1989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师从陈立教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澳门十大娱乐信誉官网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组合数学、图论、网络编码理论及其在分布式系统(存储、通信和计算)中应用等方面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一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文章共9篇,包括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 Commun.》、信息论领域顶级会议《IEEE Int. Symp. Inf. Theory》、《Linear Algebra Appl.》、《IEEE Wireless Commun. Lett.》等,担任《IEEE Trans. In f. Theory》、《IEEE Trans. Commun.》、《IEEE Trans. Veh. Technol.》、《IEEE Int. Symp. Inf. Theory》等期刊会议审稿人。

联系邮箱: wuxzh@fafu.edu.cn 

 

谢海辉:男,1991年生,博士,讲师。研究领域为边缘学习和边缘智能。2014 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16 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2023 年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国内外SCI 1 区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6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等项目3 项。

联系邮箱:xiehh@fafu.edu.cn

刘承博,女,1990年生,博士,讲师。2020年毕业于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2022年在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做博士后。目前就职于福建农林大学,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智能反射面、可视光通信和索引调制。近年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EI论文5篇。

联系邮箱:  cb_ks7@fafu.edu.cn

涂强男,1993年生,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感知技术、水声信号检测与识别、海洋信息化。2024 年于厦门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一作论文 3 篇,发明专利 1 项,参与国自然面上基金 4 项。

联系邮箱:tuqiang@fafu.edu.cn

吴涛:男,1990年生,博士,讲师。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脑科学、脑机接口。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24年福建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5多篇,专利/软件著作权5余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曾在上市企业锐捷网络工作5年,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研发经验。

联系邮箱: wtao@fafu.edu.cn

 

4、团队文化与合作交流

1团队文化:秉持“创新、协作、严谨、奉献”的团队文化,鼓励成员勇于探索未知,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每一项研究任务。

2合作交流: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宽团队的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团队讲学,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欢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硕士生加入团队。